Search Results for: 心觀點

Number of Results: 45

心觀點【少言,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

文/盧治楚

轉載:〈少言,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

作者:行簡

來源:閱讀369

作家楊絳說,真正聰明的女人,從不對外炫耀這3件事,糊塗的女人卻逢人便說。

你是否總能在街頭坊鄰裡,聽到有人嚷著炫…

你是否總是能在朋友圈裡,看到有人在曬著…

每當此時,我都會想起楊絳先生說的話:

「別曬幸福,別曬甜蜜,別曬發達,也別曬成功。」

物理學常識告訴我們,曬總會失去水分,藏才是保鮮的最好方式。幸福是養自己的心,不是養別人的眼!」

是啊,生活不是活給別人的,是過給自己的;幸福也不是曬出來的,是用心養出來的。真正聰明的女人,都該懂得少「炫」多「藏」。

尤其是以下三件事,千萬別對外炫耀,否則,真的很傻。

(照片取自網路)

第一:別炫耀家庭高收入,藏住財氣。

《紅樓夢》中,妙玉曾花五年時光,搜羅梅花上的雪水,累積下來不過一甕。取來與寶釧、黛玉等人飲一次茶,便去了十之一二。一個家中的財氣,亦如這梅上雪水,攢之不易,失之旦夕。一時飛黃騰達,難免讓人得意忘形,但人的災難,恰恰是從忘形後過度炫耀開始的。

一對90後的新婚夫妻,正值人生的大好年華,工作順利,感情和睦,不免志得意滿。許是一時虛榮心上頭,那名妻子在網路上高調曬出了自己丈夫的收入證明,月薪竟高達8.25萬元。

(照片取自網路)

貼文一經發出,輿論沸騰,熱度飛速飆升,有人質疑,有人羨慕,亦有人提醒,她丈夫的公司是禁止對外透露工資水平的。

網友本是好心,但她並不聽勸,反而在網友好心提建議時,質問對方「什麼心理」。在她的一意孤行下,事態發酵到各大平台,她丈夫也被公司約談並停職,原本平靜富足的生活,就這樣被攪得再無安寧。事後有網友說:“看到她高調炫富,我就知道她沒什麼社會經驗,沒經歷過被偷搶也沒經歷過被借錢。”

誠然如此,就像之前新聞報道的那位年少單純的廣東女孩,因為高考成績優異,媽媽獎勵其一串上萬元的金項鍊。她一時高興,拍照發朋友圈炫耀,想不到卻被幾個朋友盯上,設下陷阱,將她的項鍊和渾身財物洗劫一空。

見識淺時,人往往不懂,一張愛炫耀的嘴,會為自己帶來多少麻煩。

到了一定歲數,有了生活閱歷,才明白低調內斂的重要性。

老話說得好:「窮要嚷,富要藏,悶聲才能發大財」。

聰明女人都知道,只有踏實努力,勤勤懇懇勞作,少炫耀,多實幹,一個家的財氣才會越來越滿,日子才會越過越富足。

                             (照片取自網路)

第二,別炫耀子女有出息,藏住貴氣

養過娃的人都知道,中國父母最愛聊的話題就是孩子,特別是「優秀孩子」。

魯迅在《說面子》中提到:

「面子是中國精神的綱領,就像晚清時候的長辮子,你只要一揪著辮子,人的身體就整個跟著你走。」而孩子,就是中國父母的面子;孩子的成敗,直接映射著父母的高明或無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倘若自家孩子有出息,一定會成為左鄰右舍的話題,也一定會被周圍無數父母當作育兒典範回家絮叨。越是此時,越要清醒,旁人越誇子女有出息,越要懂得謙虛。萬不可主動炫耀,洩了難得的貴氣。

清朝時,有兩戶同鄉人家,一家姓丁,一家姓李,兩家孩子同一年考中了秀才。

這在古代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代表兩家從此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鄉親們自然是接連登門道喜,祝賀孩子年紀輕輕就考取秀才,未來定然是前程無量。

同樣的喜事臨門,兩家母親,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丁母從那天起,嘴上便三句話不離誇獎自家孩子,早早定好中舉要去哪裡擺酒。而李母謝過眾人的道喜後,只是如常生活,從不主動提起孩子。很快,三年過去,兩家一同參加了鄉試。放榜時,考前一直高調炫耀的丁家落了榜,而李家那邊,卻是高中舉人,一片歡騰。

氣沖沖折回家中的丁母,本想斥責一頓丁秀才,一進門卻見他懸樑自縊。

原來,丁秀才每日聽母親向外人誇耀自己,心中不免膨脹,也少不了對外人自吹幾句,稱自己天資聰穎,不必苦讀。名落孫山後,一時羞憤交加,急火攻心下,一命嗚呼了。事實上,丁秀才能早早考中秀才,的確說明他是有出息,有前途的。

若是丁母沒有炫耀,而是把時間花在正確引導,教育孩子上,丁秀才遲早也會高中,不至於落得家散人亡的下場。而李秀才的母親,即使孩子高中舉人後,依然保持低調謙虛,李家反而憑此加倍獲得鄉親們的尊重。

聰明女人都明白,不炫耀子女有出息,是當母親的一門必修課。子女越是有貴相,越要藏好這份貴氣,越要把驕傲放在心裡,默默陪伴他們成長。

第三,別炫耀夫妻感情好,藏住福氣

前陣子適逢假期,高中班裡的幾個積極分子主動請纓要組織一場同學會,還把多年沒露面的班主任請出山了。發函來電時,他們一再強調,有條件的一定要把伴侶帶來,大家一起熱鬧熱鬧。聚會當天,班上幾十號人齊齊整整,唯獨少了一個天天在朋友圈秀恩愛的女同學。

有人問,那誰呢,早聽說他們夫妻感情好,想著今天一定會來,怎麼回事啊。

旁邊有個聲音小聲說:“沒臉來吧,聽說打官司鬧離婚呢。”接著同學們七嘴八舌討論起來,細聽才知,原來她和她老公的感情遠沒有她朋友圈裡那麼好,甚至她曬出的很多包包首飾,其實也是她自己花錢,再假裝她老公買給她的。

眼瞅著討論越來越激烈,老恩師清了清嗓子說:“閒談莫論人非,我看大家還是換個話題吧。”緊接著,她又語重心長地說:「我個人呢,是建議大家今天多敘舊多談心,少顯擺少炫耀。秀給別人看的恩愛不叫幸福,關起門來還能甜蜜,那才是真幸福。」的確,看看生活中,那些身在幸福中的人,反而不會刻意去炫耀幸福。

前些時候,演員周一圍和朱丹夫婦頻上熱搜。起源是在綜藝節目中,朱丹偶然提起9年前,她輕信朋友,被朋友騙光積蓄,還背上了一千萬的負債。當時的朱丹絕望至極,萬念俱灰,還好周一圍對她說:“沒事,我去賺錢還債,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在這件事之前,網友一度懷疑他們夫妻是否有真感情,因為娛樂圈的許多夫妻都喜歡「表演」愛情,公開示愛,而朱丹卻很少炫耀周一圍的甜言蜜語、浪漫時刻。直到此事曝光後,網友們才感慨:好的婚姻,不要看無事時的大秀恩愛,要看遇事時的不離不棄。

是啊,真正的愛情不是百米跑,發令槍響後,掌聲未盡時,就抵達終點;

它應該是一場馬拉松,起跑那一刻無數人歡呼,踏上跑道後,才發現沒有觀眾,只為自己而跑;漫漫旅途,逢關能一同過,遭難能一起扛,就勝過朋友圈的無數張合照和千百封情書。

 

(照片取自網路)

一輩子很長,聰明女人都懂得,一時的甜蜜算不得什麼。關上門來,長久經營好自己的家庭,藏住平淡生活裡的小確幸,才是真正的福氣。

香港著名作家亦舒說:

「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他不告訴別人讀過什麼書,開過什麼車,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麼珠寶,因為他沒有自卑感。」

口無遮攔地炫耀自己,也許一時得到了幾聲羨慕。長此以往,卻是將自己的一世,都活給了別人看。

真正聰明的女人都懂得,少言,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

越是豐盈的頭腦,越懂得藏住自己,不消耗在炫耀中。

越是富足的內心,越無需彰顯自己,博取那一點虛榮。

越是長久的感情,越不必大張旗鼓,因細水才能長流。

KISS RADIO

心觀點【小故事大道理】

文/盧治楚

轉貼:〈小故事大道理〉

1.貓和豬是好朋友:

一天貓掉進大坑,豬拿來繩子,貓叫豬把繩子扔下來,結果它整捆扔了下去。

貓很鬱悶的說:這樣扔下來,怎麼拉我上去?豬說:不然怎麼做?

貓說:你應該拉住一頭繩子啊!

豬就跳下去,拿了繩子的一頭,說:現在可以了!

貓哭了,哭得很幸福;『有的人不是很聰明,卻值得你終生擁有。』

2.盲人點燈:

禪師見盲人打著燈籠,不解,詢問緣由。

盲人說:我聽說天黑以後,世人都跟我一樣什麼都看不見,所以我才點上燈為他們照亮道路。

禪師說:原來你是為了眾人才點燈,很有善心。盲人說:其實我也是為自己點的燈,因為點了燈,在黑夜裡別人才看見我,不會撞到我。

禪師大悟:『為別人就是為自己。』

 

3.工人向朋友抱怨:

“活是我們幹的,受到表揚的卻是組長,最後的成果又都變成經理的了,不公平”。

朋友微笑說:“看看你的手錶,是不是先看時針,再看分針,可是運轉最多的秒針你卻看都不看一眼”。

『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公平就要付出努力做前者,抱怨是沒有用的。』

4.老和尚問小和尚:

“如果你前進一步是死,後退一步則亡,你該怎麼辦”?

小和尚毫不猶豫地說:“我往旁邊去”。

『天無絕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進退兩難的境況時,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就會明白:路的旁邊還是路。』

5.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

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麼?”

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會說:好聰明的小孩。

錯了,他如果只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因為,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

『有太多人認為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如此,難免會跌倒於泥濘地上。』

就如小孩看老人,以為只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像職員看老闆,以為只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6.大學入學高考那年,我考了200分,而媽媽朋友的孩子考了680分,那個孩子去了重點大學,而我只能去打工。

九年後,那孩子的媽媽向我和媽媽炫耀他兒子又應聘了一個月薪過萬的項目經理…而我,卻在想:該不該聘用他。

『獻給所有成績不好的孩子們:你,可以不讀大學,但你,絕對不可以不拼搏。』

7.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

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

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

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

這七個故事很短,但道理卻很深,每個都是我們人生所需要面對的轉折與心態,願大家能有更正面的想法,生活更樂悠悠。

KISS RADIO

心觀點【電視劇《繁花》的啟示】

文/盧治楚

電視劇《繁花》的啟示

2023-2024跨年之際,大陸劇《繁花》開播,在華人圈爆紅,也震憾了整個影視界。撇開劇情的設計和攝影的效果不談,《繁花》中的配樂就空前的驚人:30集的連續劇用了57首1990年代的金曲,還幾乎都是原創版權。

據初估,《繁花》在音樂版權上的費用,大約是新台幣4,500萬元;而且涵蓋了台、港、陸及西洋的抒情歌曲。包括: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姜育恆的〈再回首〉、高凌風的〈燃燒吧.火鳥〉和葉啓田的〈愛拚才會贏〉,以及張學友30年前的經典情歌〈偷心〉,全用上了。

全劇中,在不同情節和階段,歌曲〈再回首〉至少先後配唱了三次。

https://youtu.be/OYO-nEmiT1Q?si=_mDicok5gN4I4dBN

                                                                        (照片取自網路)

另一方面,《繁花》中的「大法師」爺叔給「寶總」胡歌18道金句,句句足供人間清醒。希望爺叔的話能給你一些啟示!

  1. 能說服一個人的從來不是道理而是南牆。能點醒一個人的從來都不是說教是磨難。

  2. 紐約的帝國大廈曉得吧?從底下跑到屋頂,要一個鐘頭,從屋頂跳下來,只要八點八秒,這就是股票。想從股票賺錢,先學會輸。

  3. 外行人看門面,內行,看後門。

  4. 自己看自己都好得不得了,都是人家的錯,其實人家看你,渾身都是毛病。

  5. 做生意不是要比誰賺得多,是要比誰活得長,不要想著一步登天,要一步一腳印,穩紮穩打。

  6. 做人要想想別人,想想自己,不要弄到最後,大家都下不了台。

  7. 目標從來都不遙遠,一步步,一天天,只管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給時間。

  8. 你以為吃的是龍蝦,實際上吃的是機會,一隻龍蝦就是一個機會。不是在應酬,就是在求人。

  9. 一個男人應該有多少個錢包?三隻。第一隻是你實際上有多少錢。第二隻是你的信用,人家錢包裡的鈔票你可以調動多少。第三隻就是人家認為你有多少錢。

                                                                      (照片取自網路)

  1. 做生意講究的是派頭、苗頭、噱頭。

  2. 哪裡有那麼多真的假的,眼前看到的都是真的,走掉的都是假的。

  3. 今天的太陽,曬不到明天的衣服。時間,決定一切。

  4. 天氣不會一直好下去的,人不會一直佔上風的。

  5. 做生意先要學會兩個字“不響”,不該講的、說不清楚的、沒想好沒規劃的,為難別人的都不響,做事總要留有餘地。

  6. 自己發財,也要給別人留口湯喝,不然人家都要搞你的。

  7. 樂觀是好的,但是最壞的打算還是要做,什麼事情都要未雨綢繆。

  8. 我們只是打個工賺點錢的普通人,所以有很多事情都不要太在意,上班就好好工作,下班就好好休息。有人說你好也好,說你壞也罷。時時提醒自己,在別人眼裡,你什麼都不是。在家人面前,你就是半邊天。

  9. 爺叔交給寶總的最後一件事:退後一步。

願大家都能在2024遇見自己的“爺叔”,一路開掛!

KISS RADIO

心觀點【音樂人刀郎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文/盧治楚

 

 

作者:許金聲

來源:心理學家許金聲的文章

刀郎請假:退隱與復出

原創-許金聲  2023-12-18  發表於廣東

原來可以趁熱舉辦音樂會的,他卻如如不動。處於熱點中的刀郎,給大家一個交代。我立刻想到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的退隱與復出的論述。

阿諾德·J·湯因比(Arnold J. Toynbee),著名的英國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對於天才的退隱與復出有著深入的見解。湯因比在他的著作《歷史研究》中探討了歷史上許多偉大人物和文明的興衰,其中也包括對於個人天才的論述。

湯因比認為,天才之所以會選擇退隱,往往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或時代不再能夠支持或理解他們的創造力和思想。這種退隱可能是自願的,也可能是被迫的,但通常都伴隨著對當下文化和社會環境的失望或疏離感。這種退隱可以被視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以免其創造力和天賦被當時的環境所扼殺。

關於天才的復出,湯因比認為這通常發生在社會環境發生變化,或者天才個人經歷了某種轉變之後。這種復出往往標誌著個人對自身角色和能力的重新認識,以及對新時代或新環境的適應。復出的天才可能會帶來新的創造力和思想,有時甚至能夠引領文化或社會的改變。

總之,湯因比對天才的退隱與復出的論述強調了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動態互動,以及個人在歷史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的觀點不僅限於歷史領域,也為理解個人在社會和文化中的角色提供了深刻的洞見。

如何從我的通心理論,以及“通心三要件”,即清晰自己,換位體驗,有效影響來解釋退隱與復出的意義呢?我們以歷史上的先知為例,佛陀、耶穌、老子都有過偉大的退隱與復出。

1.清晰自己(接近自我認知):

退隱可以被視為一種深入自我探索和自我認知的過程。在這個階段,個人可能會深入反思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生命目標。

佛陀在成為啟蒙者之前,放棄了王子的身份進行苦行修練六年,這是他自我探索和認知的過程。

耶穌在開始公共傳道前,據稱曾在曠野中度過40天,《新約》中,從11歲到30歲也缺乏記載。這也許可以理解為是他自我認知和準備的時期。

老子在寫《道德經》之前,應該是一直在追問「我是誰?」並且進行了深刻的宇宙人生的反思。

  1. 換位體驗(接近同理心):

在退隱期間,個人可能會透過對社會和人類狀況的深思,發展出更強的同理心和對他人經驗的理解。

佛陀的悟道體現了對所有生靈苦難的深刻理解。

耶穌的教導充滿了對弱者和受苦者的同情與愛。

老子的哲學強調“無為而治”,體現了對社會和人性深刻的理解。

  1. 有效影響(影響力):

復出往往意味著個人憑藉著新的自我認知和對社會的理解,開始對周遭的世界產生正面的影響。

佛陀透過其教義,影響了億萬信徒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耶穌的教導成為基督教的基石,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的思想影響了道家的形成,以及中國哲學和文化的發展。

綜上所述,從「通心理論」的角度來看,退隱是一個個人透過深入自我認知和發展同理心的階段,而復出則是憑藉這些深入的理解和成長,對社會和他人產生積極影響的過程。佛陀、耶穌和老子的經驗都可以被視為這過程的典型範例。

湯因比認為,天才之所以會選擇退隱,往往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或時代不再能夠支持或理解他們的創造力和思想。這種退隱可能是自願的,也可能是被迫的,但通常都伴隨著對當下文化和社會環境的失望或疏離感。這種退隱可以被視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以免其創造力和天賦被當時的環境所扼殺。 ——這常常也是新的創造所必須的。

退隱的價值:

1.創造力的孕育:在隱退期間,天才個體有機會遠離外界的干擾和限制,這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更寧靜和自由的環境來孕育新的想法和創造力。 這個過程類似於“孵化期”,天才在其中重新整合知識,探索新的思維方式,發展出獨特的見解。

2.自我反思與成長:退隱也為個人提供了進行深刻自我反思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天才們可能會重新評估自己的目標、價值觀和方法,這對於任何創意努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種自我反思往往導致深刻的個人成長,從而使天才在復出時帶來更成熟和創新的思想。

3.社會與文化的重新評估:退隱也使得個體有機會從外在世界的快速變化和複雜性中抽離,重新評估和理解社會和文化的動態。 這種理解可能會激發新的視角和創意解決方案,對原先所處的文化和社會環境提出挑戰或改進。

  1. 精神與心理的復原:「人人可以終身成長」。 對於那些因為社會環境的不理解或壓力而退隱的天才來說,這個過程也是一種精神和心理的恢復期,有助於他們重建自信和能量升級。

刀郎停止更新音樂視頻的宣佈連接~~

https://youtu.be/OBczH_o2cL0?si=kUjDOTnP-XItIjjh

KISS RADIO

【心觀點】別人請吃飯,要記住「3不要」,不然人緣會越來越差

/盧治楚

作者:簡影 

來源:十點讀書 

早在距今三千年前的周朝,我國的飲食禮儀便已經初具雛形,餐桌文化也自此而源遠流長。所以從古至今,中國人無論是操辦家中的大事,或是處理個人的私事,都喜歡以吃飯的形式解決。而人情的往來,常就在推杯換盞中進行,彼此感情的交流,也在觴籌交錯中往復。

朋友之間請客吃飯,如今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社交活動,但其中也需要注意許多細節問題。尤其是當別人請自己吃飯時,請牢記這3個「不要」,否則人緣會變得越來越差。

1.不要兩手空空

《禮記》中有言:「禮尚而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無論與對方的關係多好,交往時也要注意投桃報李,有來有往的感情才能穩固而長久。別人請自己吃飯,既是在聯絡感情,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慷慨,自己應當心存感激。然而有些人並沒有將此事看重,認為別人的盛情款待是理所當然,赴宴之時兩手空空。若是雙方的互動頻繁,彼此的感情也比較深厚,可能為主一方並不會介意。但如果自己是受邀一方,每次接受邀請便隻身赴宴,只帶了一張好吃的嘴,便是有失禮節。

2.不要過分挑剔

之前刷網路的時候,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段子:

某公司的一個部門有人業績突出,當月發了一筆獎金,於是她便決定請部門同事小聚一下。她原本計劃請眾人吃一頓燒烤自助,但部門中有個同事表示不同意,說自己想吃火鍋。在其他人的勸說下,同事不情不願地答應下來,但吃飯的時候仍在挑三揀四,抱怨不斷。又是嫌這家店的味道不好,又是嫌飯菜的量太少,性價比又低還不符合自己的胃口。大家愉快的氛圍,也在這位同事一聲聲的抱怨聲中煙消雲散,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從心理學上而言:「挑剔的本質,其實是一種界限入侵。」正是因為太過自我,所以才會毫無邊界的挑剔對方,看似是性格差異,實則是修養問題。作為被邀請的一方,原本就沒有太多的發言權,若是接受邀請,就應該做到客隨主便。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個性,主人請客的地點和飯菜,或許不是自己的所愛。但是為客一方的人,也應該保持基本的社交禮儀與尊重。

在自己家中,你可以挑肥揀瘦,率性而為,但出了家門,其他人並沒有義務去包容你的任性。正如林肯所說:「挑剔自己是一種品質,但挑剔別人則是一種缺陷。」一個喜歡挑三揀四的人,多半也不會有人願意真心相交,只會讓人對其敬而遠之。

3.不要得意忘形

有時候,別人請客是有求於人,想要透過這頓飯拉近彼此的距離,以達成自己的目的。在飯局上,求人辦事的一方往往姿態更低,可能會吹噓誇耀一番,將自己奉為上賓。許多人聽著對方的阿諛奉承,加上酒精的輪番轟炸,一時間便開始忘乎所以。別人提出的請求不假思索地答應,別人想要的東西信誓旦旦地許諾,完全失去了理智。

南懷瑾先生曾說:「人在得意之時,最容易暴露出愚不可及的模樣。」越是得意忘形,越容易說出志得意滿的大話,狂言妄語太多則會堵住自己的後路。明朝末年,崇禎當皇帝時可謂是內憂外患,遼東有後金軍的騷擾,關內則有農民軍的起義。為了快速平定四方擾攘,崇禎對手下有能力的大臣常常委以重任,而袁崇煥便是其中之一。因在遼東曾多次擊退後金軍,崇禎召見宴請了袁崇煥,並許以高官厚祿。袁崇煥一時頭腦發熱,對崇禎許諾「五年平遼」的大話,崇禎信以為真,大加讚賞。可不到三年時間,後金軍便繞道殺到北京城下,袁崇煥誇下的海口不攻自破。雖然袁崇煥率軍擊退了後金軍,但也徹底惹怒了崇禎,他最後也因此而殞命。

常言道:「人貴有自知之明。」多大的能力就辦多大的事兒,沒有金剛鑽,就別攔瓷器活。贏得了一時的風光炫耀,最後卻失去了更多,反而是一種得不償失。

結語:

孟子有云:「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任何一種社交的本質,除了是利益的相互交換,更是真心與真情的往來。掌握彼此尊重的界限,同時也要照顧他人的心情,感恩對方的情誼。小到與人吃飯相處,大到和人合作共事,我們都要懂得,顧及旁人,讓利於人。讓他人愉悅,自己也能舒心,當他人有路時,自己也能走得更遠更穩。

KISS RADIO

【心觀點】守住三條底線

文/盧治楚

作者:簡影/名著聽書 

「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關係再好,也要守住這三條底線。

人之所以會進化成一種群居動物,是因為需要彼此的幫助,同時也有交流溝通的內在需求。生存於這個社會,誰也不可能脫離社交關係而存在,再自閉也會與他人產生關聯與羈絆。在人際互動時,許多人習慣袒露自己的真誠與熱情,以此換來他人同樣的禮貌相待。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交換不一定能如人所願,總有人會有意無意的打破這個平衡。

老話常說:「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不論你與對方的關係多好,都要守住這3條底線,才能真正維繫雙方的感情。

第一,金錢的底線

電影《寄生蟲》中曾說:「錢,就像一個熨斗,能燙平生活的所有褶皺。」生活想要維繫,必少不了金錢幫自己兜底,想要過更好的日子,也不能沒有財富的加持。也正是因為如此,金錢也會助長人性中貪婪的部分,讓人脫離原有的軌道,開始失去理智。特別是當人情與金錢混雜在一起,就會讓原本就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多變。莫逆之交的朋友,會因為利益的分配,鬧得反目成仇,最後老死不相往。

血濃於水的親人,會因為財富的不均,搞得勢同水火,落得兩敗俱傷收場。金錢,就是一切關係的反光鏡,將每個人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眾人觀看,殘忍卻又真實。

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趙美蘭,就是拎不清情與錢的關係,活成了徹頭徹尾的「扶弟魔」。她不顧自己家庭生活的困難,還要從中擠出錢來救濟她的弟弟,毫無原則幫他成家立業。但她這個弟弟,並沒有對她的付出表示任何的感謝,反而將蘇家看成是自己的搖錢樹。在趙美蘭過世以後,她的弟弟依舊恬不​​知恥地向幾個外甥要錢,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與任何人相處,談及利益時的最好方式,永遠是算清賬目,否則便會成為說不清楚的糊塗賬。那時,金錢對自己而言,便不是助力的工具,而成了束縛的枷鎖。 

第二,說話的底線

說話,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後,只要稍加指導便能出口成章。但看似不費吹灰之力的張開嘴巴說話,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涉及社交關係之時。會說話與「會說話」之間的差距,可能有著令人難以想像的天差地別,更是智慧的懸殊。前者只是出於本能的技能,而後者則是綜合閱歷、情緒智商與思考後的高超本領。

 所以海明威才說:「我們用了3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真正會說話的人,會根據實際情況,妥帖的發言,讓彼此都感覺相處舒適,給人以如沐春風的感覺。而不知變通的人,只懂喋喋不休地言語,不去斟酌自己的談吐,常常以惡語傷人,破壞關係。

《說苑》一書中有云:「出言不當,反自傷也。」 說話不當,很容易招來禍端,言辭惡劣,更會為自己的錯誤買單。與人相處,目的是增加見聞,溝通情感,少說多聽,尊重別人,人際關係才會好。 

第三,交往的底線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無論是與同性或異性,親戚或是朋友相處,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即便沒有明說,但從個人的角度而言,每個人在自己心中,都會有一個大致的安全線。一旦有人冒失地越過這條線,讓彼此的距離太近,便會自然而然地從內心滋生出反感的情緒。就像我們用眼睛看東西時,太近或太遠的東西,都會變得模糊,只有在適當的範圍,才能看得真切清楚。

  人際交往亦是如此,想要長久維持便要堅守原則和底線,任何時候都不逾越。

  《莊子》中有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澧。」

品德高尚之人的相處,雖然像清水一般寡淡,但也足夠解渴,任何時候能保持純粹地乾淨。齷齪小人之間的往來,即便如果酒一樣甘甜,卻也不能長久,終將會出現原形畢露的一天。 

清朝時,年羹堯一度深受雍正的信任,手握兵權掌管百戰之兵,兩人的關係也十分親密。但年羹堯卻沒有察覺出其中的危機,反而變得愈發的驕縱輕狂,甚至有時連雍正都不放在眼裡。很快,他的自大與僭越便遭到了清算,不僅自己被殺,還連累了家人,終致身敗名裂。

人與人之間,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刻意疏遠,又容易產生嫌隙。最好的狀態,是知曉各自的邊界,並且懂得適可而止,如此方能和諧長久。李亞瑟曾說過:「規則可以改變一個人,但底線是不可替代的。」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是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相看兩不厭。

 

 減少金錢往來,是為了讓彼此的關係更純粹; 
避免言語衝突,是為了讓雙方的感情更穩固;
把握處事分寸,是為了讓各自的生活更加和諧。

牢牢把握這3條底線,任何關係都會相處的得心應手,自己也能收益豐富。

願你我都能守住基本的底線,確保任何關係能夠健康和諧地發展。

 

 

KISS 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