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觀點【音樂人刀郎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文/盧治楚

 

 

作者:許金聲

來源:心理學家許金聲的文章

刀郎請假:退隱與復出

原創-許金聲  2023-12-18  發表於廣東

原來可以趁熱舉辦音樂會的,他卻如如不動。處於熱點中的刀郎,給大家一個交代。我立刻想到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的退隱與復出的論述。

阿諾德·J·湯因比(Arnold J. Toynbee),著名的英國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對於天才的退隱與復出有著深入的見解。湯因比在他的著作《歷史研究》中探討了歷史上許多偉大人物和文明的興衰,其中也包括對於個人天才的論述。

湯因比認為,天才之所以會選擇退隱,往往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或時代不再能夠支持或理解他們的創造力和思想。這種退隱可能是自願的,也可能是被迫的,但通常都伴隨著對當下文化和社會環境的失望或疏離感。這種退隱可以被視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以免其創造力和天賦被當時的環境所扼殺。

關於天才的復出,湯因比認為這通常發生在社會環境發生變化,或者天才個人經歷了某種轉變之後。這種復出往往標誌著個人對自身角色和能力的重新認識,以及對新時代或新環境的適應。復出的天才可能會帶來新的創造力和思想,有時甚至能夠引領文化或社會的改變。

總之,湯因比對天才的退隱與復出的論述強調了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動態互動,以及個人在歷史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的觀點不僅限於歷史領域,也為理解個人在社會和文化中的角色提供了深刻的洞見。

如何從我的通心理論,以及“通心三要件”,即清晰自己,換位體驗,有效影響來解釋退隱與復出的意義呢?我們以歷史上的先知為例,佛陀、耶穌、老子都有過偉大的退隱與復出。

1.清晰自己(接近自我認知):

退隱可以被視為一種深入自我探索和自我認知的過程。在這個階段,個人可能會深入反思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生命目標。

佛陀在成為啟蒙者之前,放棄了王子的身份進行苦行修練六年,這是他自我探索和認知的過程。

耶穌在開始公共傳道前,據稱曾在曠野中度過40天,《新約》中,從11歲到30歲也缺乏記載。這也許可以理解為是他自我認知和準備的時期。

老子在寫《道德經》之前,應該是一直在追問「我是誰?」並且進行了深刻的宇宙人生的反思。

  1. 換位體驗(接近同理心):

在退隱期間,個人可能會透過對社會和人類狀況的深思,發展出更強的同理心和對他人經驗的理解。

佛陀的悟道體現了對所有生靈苦難的深刻理解。

耶穌的教導充滿了對弱者和受苦者的同情與愛。

老子的哲學強調“無為而治”,體現了對社會和人性深刻的理解。

  1. 有效影響(影響力):

復出往往意味著個人憑藉著新的自我認知和對社會的理解,開始對周遭的世界產生正面的影響。

佛陀透過其教義,影響了億萬信徒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耶穌的教導成為基督教的基石,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的思想影響了道家的形成,以及中國哲學和文化的發展。

綜上所述,從「通心理論」的角度來看,退隱是一個個人透過深入自我認知和發展同理心的階段,而復出則是憑藉這些深入的理解和成長,對社會和他人產生積極影響的過程。佛陀、耶穌和老子的經驗都可以被視為這過程的典型範例。

湯因比認為,天才之所以會選擇退隱,往往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或時代不再能夠支持或理解他們的創造力和思想。這種退隱可能是自願的,也可能是被迫的,但通常都伴隨著對當下文化和社會環境的失望或疏離感。這種退隱可以被視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以免其創造力和天賦被當時的環境所扼殺。 ——這常常也是新的創造所必須的。

退隱的價值:

1.創造力的孕育:在隱退期間,天才個體有機會遠離外界的干擾和限制,這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更寧靜和自由的環境來孕育新的想法和創造力。 這個過程類似於“孵化期”,天才在其中重新整合知識,探索新的思維方式,發展出獨特的見解。

2.自我反思與成長:退隱也為個人提供了進行深刻自我反思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天才們可能會重新評估自己的目標、價值觀和方法,這對於任何創意努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種自我反思往往導致深刻的個人成長,從而使天才在復出時帶來更成熟和創新的思想。

3.社會與文化的重新評估:退隱也使得個體有機會從外在世界的快速變化和複雜性中抽離,重新評估和理解社會和文化的動態。 這種理解可能會激發新的視角和創意解決方案,對原先所處的文化和社會環境提出挑戰或改進。

  1. 精神與心理的復原:「人人可以終身成長」。 對於那些因為社會環境的不理解或壓力而退隱的天才來說,這個過程也是一種精神和心理的恢復期,有助於他們重建自信和能量升級。

刀郎停止更新音樂視頻的宣佈連接~~

https://youtu.be/OBczH_o2cL0?si=kUjDOTnP-XItIj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