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世界向前行─全球氣候變遷,台灣天空也在內

整理/新聞室

最近國際間充滿不安定氛圍,美中兩大強權仍舊因為貿易戰問題僵持不下;日韓則因為二戰徵用工爭議另闢一處貿易戰場;英國新任首相祭出「無協議脫歐」讓歐盟各國戰兢;南亞方面,印度廢憲賦予查摩與喀什米爾省特殊地位,使印巴關係惡化及中印關係緊張氣氛升溫。

 

然而,在強權對峙引發世界經濟連鎖效應之際,全球氣候變遷也陸續對世人發出警訊,而這次更加激烈、直接。

 

擁有「地球之肺」美名的亞馬遜雨林,接連傳出森林大火。巴西國家太空署表示,巴西今年發生7萬2843起火災,其中超過半數集中在亞馬遜地區,比去年同期的4萬多起增加8成以上。亞馬遜雨林擁有至少10%以上的世界生物物種,釋放出的氧氣占地球總氧氣的20%,有助於調節全球氣溫。亞馬遜雨林大火讓人們意識到,如果沒有亞馬遜雨林,氣候變遷恐怕變為無可逆轉。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地球暖化1.5℃》報告,預估最晚將在2052年,地球表面均溫將比前工業化時代升高1.5℃,極端氣候到時也將成為常態,人們除了面對極端氣候挑戰,也可能迎來多病的未來。

 

至於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有何影響?台灣又將遭遇哪些威脅?

 

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與世界27個學術單位及聯合國等共同合作,在2018年底提出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對全球健康的衝擊。同年衛生福利部也出版《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說明極端氣候對台灣民眾健康影響。

 

兩者都提到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水災、旱災,以及影響傳染病傳播。

 

 

炎熱衝擊長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

根據《刺胳針》報告,與1986至2005年區間相較,2017年全球均溫增加0.3℃;人類居住地,溫度則增加0.8℃。同樣與1986至2005年相比,2000年至2017年,每人一年所經歷熱浪時間增加1.4天。光2017年就比前一年增加1,800萬次熱浪事件。

 

另外,根據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氣溫升高所帶來的衝擊,身體原本較虛弱的族群首當其衝,包括肥胖症、高血壓、肺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以及60歲以上的年長者。他們在越來越長的熱浪中,有更高機率出現熱相關的病症,例如熱痙攣、 熱衰竭、中暑。

 

炎熱對工作的影響

氣溫升高超過身體能負荷的範圍,會讓工作難以持久,甚至無法工作。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團隊,在2017年運用綜合溫度熱指數,計算氣候變遷對各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影響。研究估計2017年全球因炎熱減少1,530億小時的工作時間,相較2000年增加620億小時;且80%集中在農業。

 

高溫讓台灣登革熱、腸病毒重症、桿菌性痢疾更嚴重

根據衛福部報告,氣溫升高與日本腦炎和恙蟲病的個案增加有關;同樣高溫也與登革熱、腸病毒重症、桿菌性痢疾等發生機率增加有關。其中登革熱台灣早期每年僅有零星疫情,間隔數年才會遇到嚴重疫情,但近十年登革熱疫情嚴重。從2010至2012年的數千例,2014年首度突破萬例疫情;到2015年台南市和高雄市爆發二戰以來最嚴重疫情,高達4.3萬例。

 

全球氣候變遷,全台總動員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成為的全球化與常態化的現象,專家表示,台灣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應該整合國際上因應極端氣候變遷的觀念、經驗與作法,儘速提出具體可行的氣候變遷調適方案,同時提出幾項具體政策與作法。

 

一、整合1.災害防救2.維生基礎設施3.水資源管理4.土地使用5.海岸保育6.能源供給及產業7.農業及生物多樣性8.健康防護等8個面向,規劃提出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

 

二、以國土生態規劃觀念,推動流域綜合治理,優先提升氣候變遷高風險地區與都會區防護能力。

 

三、推動全民參與,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參與防救災決策與行動,整備地方氣候變遷調適方案。

 

四、推動氣候變遷的教育訓練活動,提升全民對氣候變遷的應對能力及調適知識,如節能減碳,再生能源,智慧城市,綠色經濟,綠化植樹,綠色建築等,有效規劃全民因應氣候災害應變方案。

 

五、成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永續發展委員會,推動建置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及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與方案。

 

六、建構大數據與國家地理資訊系統的整合型風險分析與智慧防救災體系,建立有效的氣候變遷預警,衝擊評估及決策支援系統。

 

七、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隨時吸取全球資訊,經驗與作法,與時俱進,建構圓滿可行的調適方案。

Leave a Comment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